據國家旅游局統計,2015年全國工業旅游接待游客超過1.3億人次,工業旅游收入達到100億元。同期旅游總人數超過41億,旅游總收入4.13萬億元。相比之下,工業旅游占比不到4%,說明中國工業旅游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為了探索中國國內產業旅游的發展潛力,在中國產業旅游產業發展聯合會議上,包括國家重點產業城市旅游發展委員會、旅游局、大型工業企業、風景名勝區及相關機構共同發起了中國產業旅游產業發展聯合體(聯合體)。被定位為一個全國性、全面、非營利性的旅游聯合組織,試圖成為促進中國產業旅游創新發展的產業旅游發展的特殊平臺。
從企業宣傳到創意體驗的過渡
事實上,張裕集團早在1999年就啟動了產業旅游計劃,啟動了多元化的旅游項目,并繼續建設八個酒莊、一個博物館和一個葡萄酒城。游客可以了解整個生產線,了解葡萄酒是如何生產的,并通過特殊的參觀渠道體驗葡萄酒,DIY參觀葡萄酒文化博物館,系統了解張裕葡萄酒和葡萄酒的歷史文化。張裕的每個項目都非常成功。一個項目每年接待游客20萬人次,收入約6000萬人次。
上世紀90年代,海爾集團推出“海爾工業游”該項目專門成立了海爾國際旅行社,投資1億元建設了海爾科技館。在公園內,車間規劃了專門的參觀路線,并配備了專門的翻譯,整合了購物、參觀、交流和娛樂。這一次,海爾集團也是聯合體45個成員單位之一。
然而,僅僅提供企業品牌宣傳服務的旅游產品并不能真正展示工業旅游的魅力。生產企業由于自身的主要業務,很難對工業旅游給予足夠的重視。缺乏對工業旅游市場的研究,導致產品不能真正滿足游客的需求,互動體驗不足,導致游客不喜歡,沒有粘性和回報率,導致企業工業旅游項目的逐漸衰落,也不了解更新,ZZ終使工業旅游成為。
工業旅游涵蓋的內容非常豐富。在新興產業領域,有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機器人等。這些領域的科技感和新鮮感對游客來說更為明顯;在傳統的輕工業和重工業中,有煤炭、鋼鐵、化工、紡織等行業。首鋼集團、蒙牛乳業、張裕集團、海蘭集團、東阿阿膠、衡水老白干、駿樂寶乳業等聯合體成員單位均為各行各業龍頭企業